官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官体的简介:

guān tǐ/tī/bèn
1.官吏所应遵循的规章制度。 2.人体的器官。

  • AI解释

词语“官体”并非一个常见词汇,通常需要具体语境来明确其含义。在古代文集中,“官体”有时被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类型的文学作品或诗歌风格,尤其是那些由官方要求而创作的作品,强调内容和形式上的规整性、庄重性以及对社会伦理的反映。这类文学往往受到朝廷、官员等社会上层的需求影响,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时代特色。

以下是五个基于“官体”概念的造句示例:

  1. 这首诗虽然出自一位平民百姓之手,但其风格却非常接近于官体,语言庄重而严谨。
  2. 在唐代,许多著名的诗人也曾被要求创作官体诗歌,为朝廷歌功颂德。
  3.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用官体制作了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
  4. 官体文学因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5. 尽管现代文学更加注重个性化表达,但在某些官方活动中,仍然可以看到官体文学的身影。

需要注意的是,“官体”并非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以上解释及造句基于对“官体”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应用。在实际使用中应结合具体语境来确定其确切含义。

分词解释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