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的拼音、解释、组词

燕台的简介:

yàn/yān tái/tāi
1.指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燕昭王筑台以招纳天下贤士,故也称贤士台﹑招贤台。见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后作为君主或长官礼贤之典。 2.指冀北一带。 3.指幕府。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地名。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

在古代汉语中,“燕台”这个词有几种不同的含义和用法,具体意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确定。最常见的是指代“幽州”的别称,幽州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大致位于今天的北京、河北一带;此外,“燕台”也可以特指某个地点或建筑,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燕台四首》,这里的“燕台”是指特定的地点。

详细解释

  1. 幽州别称:在古代,幽州是属于北方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其地跨今北京及河北等地。后来,“燕台”逐渐成为对幽州的称呼之一。
  2. 特定地点或建筑: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中,《燕台》特指作者所作诗歌中的一个虚构地点,它可能象征某种情感或者经历。

造句

  1.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燕台四首》诗中描述了他对幽州的怀念之情。
  2. 燕台上,落日余晖洒下一片金黄,仿佛整个城市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3. 这座建筑被命名为“燕台”,以纪念古代燕国的辉煌历史。
  4. 传说中,燕王子曾在此筑台观星,由此得名“燕台”。
  5. 每当夜幕降临,“燕台”的灯光映照在湖面上,为这个古老的城市增添了几分浪漫气息。

分词解释

yàn,yān

1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侣。~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2 轻慢:“~朋逆其师”。3 古同“宴”,安闲,安乐。4 古同“宴”,宴饮。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