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春(1586-1637)的拼音、解释、组词

谭元春(1586-1637)的简介:

tán yuán chūn (1586-1637)
明代文学家。字友夏。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中过举人。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人。提倡幽深孤峭的文学风格。有《谭友夏合集》。

  • AI解释

谭元春(1586-1637)

简介: 谭元春,字仲修,号虞求,明末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生于万历十四年(1586),卒于崇祯十年(1637)。谭元春是公安派后期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创作主张与公安派领袖袁宏道一脉相承,追求自然、真实、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在晚明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此外,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和书画家。

主要贡献: 1. 文学创作:谭元春的诗歌以其清新自然、生动活泼的特点著称,擅长描绘山水风光和个人情感。 2. 诗歌理论:他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强调诗歌应表达个人真实感受而非刻意模仿古人。 3. 散文成就:其散文作品流畅自如,富有个性与才情。

代表作: 《游明陵》、《小修诗钞》等

造句:

  1. 谭元春的诗句“山雨欲来风满楼”,生动地描绘了即将下雨时天空中阴沉而满含风雨预兆的景象。
  2. 他那首著名的《游明陵》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致和内心情感的独特见解,是谭元春诗歌中的杰出之作。
  3. 谭元春主张“独抒性灵”,其诗作往往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心境与生活体验。
  4. 在《小修诗钞》中,谭元春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湖光山色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5. 虽然谭元春在世时名声不如袁宏道显赫,但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并研究。

分词解释

tán

1 同“谈”。2 姓。

yuán

1 头、首、始、大:~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2 基本: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3 同“圆”。4 未知数:一~二次方程。5 中国朝代名:~代。~曲。6 姓。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chūn

1 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两性相求的欲望:~心。怀~。3 生机:大地回~。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