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1592-1643)的拼音、解释、组词

皇太极(1592-1643)的简介:

huáng tài jí (1592-1643)
即“清太宗”。爱新觉罗氏。满族。努尔哈赤第八子。原是四贝勒。1626年努尔哈赤死后,继承后金汗位。颁布保护农业的法令,积极吸收汉族文化。仿明朝官制,设立六部,并加强专制统治。继续进攻明朝,夺取山海关以外的广大地区。1636年,改“后金”为“清”,称皇帝。增编“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继续完成对黑龙江和吉林东部女真各部的统一,进一步加强对东北边疆各少数民族的统治,为入关夺取全国政权作好准备。

  • AI解释

词语解释

皇太极(1592-1643)

  • 身份背景: 明末清初时期,清朝的第二位皇帝。他是努尔哈赤的儿子,在位时间是从1626年至1643年。
  • 贡献影响:
  • 在他统治期间,清朝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攻占明朝要塞、统一蒙古等,而且在政治和文化上也有重要建树。例如,推行“汉化”政策,设立科举制选拔官员;改革官僚体系,增强了中央集权。
  • 继承父业后,皇太极进一步完善了满洲八旗制度,并扩大了清朝的版图。
  • 个人特质: 擅长谋略与军事指挥。他具有很高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善于用兵,尤其在攻占明朝要塞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

造句

  1. “皇太极执政时期正值明清两朝纷争不断的时代,他的举措深刻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2. “为了加强统治,皇太极不仅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基础,还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
  3. “在军事上,皇太极凭借其出色的指挥才能和战略眼光,多次击败明朝军队。”
  4. “他继位后,进一步扩大了清朝的疆域,使得清朝更加稳定强大。”
  5. “皇太极深知文治武功的重要性,因而重视文化和教育,在他的统治下,科举制度得到了推广。”

以上句子展示了皇太极在政治、军事及文化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力。

分词解释

huáng

1 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帝。~后。~宫。~储(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权。2 大:~~巨著。冠冕堂~。3 对先代的敬称:~考(对亡父的尊称)。4 同“ 遑 ”,闲遐。5 同“ 惶 ”,恐惧。6 姓。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1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帝王即位)。登峰造~。2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地(极圈以内的地区)。~圈。北~。阴~。3 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4 最高的,最终的:~点。~限。~端。~致。5 副词:表示最高程度:~其。~为(wé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