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之才的拼音、解释、组词

百里之才的简介:

bǎi lǐ zhī cái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后称才能平常的人。

  • AI解释

词语《百里之才》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通常在正式文本中不会直接使用。不过,根据其字面意思,“百里之才”可以理解为一种比喻的说法,意味着一个人具有超出常人的才能或智慧,仿佛他能穿越一百里的距离就能达到别人无法触及的知识或技能水平。

从这个角度来解释的话,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形容极为罕见、非常卓越的人才。在古代中国文学中,类似的表达方式还有“千里之才”、“万里之才”,这些都是用来形容那些极其稀有且能力出众的人物。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比喻性说法,以下是五个造句示例:

  1.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真是百里之才,在短短几年内就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
  2. 他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大家都说他是百里之才。
  3. 在这次招聘中,我们公司收到了很多应聘者的简历,但是最终只有少数几位能被视为真正的百里之才。
  4. 如果你能发掘出更多像他这样的百里之才,并为他们提供成长的舞台,那么公司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
  5. 虽然这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但在现实中,找到并培养一批百里之才是很多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请注意,“百里之才”并非正式用语,在正式或书面语言中使用时需谨慎。以上解释和造句基于对“百里之才”的字面意义进行的一种推测性解读。

分词解释

bǎi

1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步穿杨。~儿八十。~分比。2 喻很多:~草。~货。~姓(人民)。~般。~炼成钢。~无聊赖。~废俱兴(xīng )。

1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4 衣物的内层:被~。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这~。那~。6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cái

1 能力:~能。口~。这人很有~干。2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干(gàn)~。奇~。奴~。蠢~。3 副词。①方,始:昨天~来。现在~懂得这个道理。②仅仅:~用了两元。来了~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