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文的拼音、解释、组词

盲文的简介:

máng wén
也称“盲字”、“点字”。供盲人摸读和书写的文字符号。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创制于1829年。由六个凸点按数量和位置的不同排列组合成六十三种符形,能表示任何一种民族语言,还可用来表示标点符号、数字、数理化符号及乐谱。

  • AI解释

盲文》是一种专为视障人士设计的文字形式,它通过凸起的小点构成字母和数字来表示文字信息。这些小点以特定的方式排列,可以被触摸读取,从而让视力障碍的人士也能理解书面语言的内容。盲文是教育、阅读和写作对于视障人群来说至关重要的工具之一。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盲文的起源可追溯至18世纪末,由法国人路易·布莱叶发明。
  2. 结构特点:每个字符由六个凸起的小点组成,排列方式不同表示不同的字母、数字或标点符号。
  3. 用途广泛:不仅用于书写和阅读普通文本,还被扩展应用于数学、科学术语以及计算机代码等领域。

造句:

  1. 为了帮助视障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学校为他们配备了专门的盲文读物。
  2. 盲文图书馆里的书籍丰富多样,从儿童文学到专业学术著作一应俱全。
  3. 尽管看不见文字,但他通过触摸这些小点,成功地阅读了盲文书籍中的故事。
  4. 为了提高视障人士的信息获取能力,政府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盲文的普及教育。
  5. 在联合国残疾人日活动中,志愿者们为视障儿童教授如何用盲文书写自己的名字。

分词解释

máng

1 瞎,看不见东西,对事物不能辨认:~从。~动。~目。~人。~区(指雷达、探照灯、胃镜等探测或观察不到的区域)。~流。~人瞎马(喻处境非常危险)。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