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田的拼音、解释、组词

祭田的简介:

jì/zhài tián
1.旧时族田中用于祭祀的土地。

  • AI解释

《祭田》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的一种传统习俗,主要指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的祭祀活动。这一习俗源自对土地神灵的崇拜,旨在祈求丰收、保护农田免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地为万物之母”,因此人们通过仪式表达对土地的尊重与感激之情。

祭田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祭品:如五谷杂粮、酒肉等; 2. 选定祭祀日子,一般在春耕和秋收前后进行; 3. 祭祀地点选在农田附近或直接在田地中进行; 4. 行礼敬神,焚香祷告; 5. 分享祭品,部分留作农作物的种子。

以下是五个使用“祭田”一词的造句:

  1. 每年春暖花开之际,村民们都会聚在一起举行祭田仪式。
  2. 在祭田的过程中,农人们祈求着来年的丰收和土地的肥沃。
  3. 今天的活动不仅是一个传统的祭祀仪式,更是一个团结社区、传承文化的契机。
  4.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不再依赖于这种传统习俗,但祭田依然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纽带。
  5. 祭田不仅仅是为了祈求丰收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醒人们珍惜自然资源。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祭田的概念及其文化背景,还突出了这一仪式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分词解释

jì,zhài

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奠。~礼。~灵。~典。~扫。2 供奉鬼神或祖先:~祖。~天。~祀。~灶。3 使用(法宝):~起一件法宝。

tián

1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野。耕~。2 和农业有关的:~家。~园。3 古同“畋”,打猎。4 古同“佃”,耕作。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