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桐之叶的拼音、解释、组词

破桐之叶的简介:

pò tóng zhī yè
比喻已分不可复合的事物。

  • AI解释

词语“破桐之叶”出自中国古代典籍,主要涉及到古代音乐和文化。这个词语来源于《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是:“于是作《破桐之叶》,歌曰:‘桐叶堕兮清风起,凤凰鸣兮声断绝……’”。这里的“破桐之叶”是指孔子以破旧的梧桐树的叶子为素材,创作的一首诗歌。在古代文化中,它常被用来象征高洁或哀伤的情怀。

详细解释

  • 破桐:指的是已经破损、不再完整的梧桐树。
  • 之叶:即“破桐”的叶子。
  • 在这里,“破桐之叶”不仅仅是指实际的落叶,更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材料和载体。孔子以这样的素材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内心的忧郁之情。

造句

  1. 孔子为了寄托自己的哀思,创作了《破桐之叶》,这首诗后来被广为传颂。
  2. 那片孤零零的破桐之叶在秋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苍凉。
  3. 诗人以“破桐之叶”为题,借物抒怀,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4. 在这场文学晚会上,嘉宾们纷纷用不同的方式演绎《破桐之叶》,令人感慨万千。
  5. 文人的愁思常常寄托于自然中的事物上,《破桐之叶》便是孔子通过梧桐叶子表达内心情感的一次艺术尝试。

这些句子旨在展现“破桐之叶”在文化背景下的意义以及它所承载的情感。希望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词语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分词解释

1 碎,不完整:碗打~。~灭。~旧。~败。~落。~陋。~颜(转为笑容)。~绽(衣服裂开,指事情或说话的漏洞或矛盾)。牢不可~。2 分裂:~裂。~读(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以上读音,把习惯上通常的读音之外的读音,称“破读”)。~土。3 使损坏:~坏。~损。4 超出:~例。~格。5 花费,耗费:~费。~财。~产。6 打败,打垮:~阵。~门。攻~。7 揭穿:~案。~译。~获。

tóng

1 〔泡(pāo)~〕落叶乔木,叶大,开白色或紫色花,木材可做琴、船、箱等物。2 〔梧~〕见“梧”。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yè,xié

1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菜~。~子。~落归根。一~知秋。一~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2 像叶子的:铁~。百~窗。3 同“ 页 ”。4 世代,时期:初~。末~。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