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种指数的拼音、解释、组词
复种指数的简介:
fù zhǒng/zhòng zhǐ shù/shǔ/shuò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一般情况下,它与热量高低成正比。计算公式为: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0%。复种指数愈大,说明耕地利用程度愈高。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一般情况下,它与热量高低成正比。计算公式为: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0%。复种指数愈大,说明耕地利用程度愈高。
- AI解释
《复种指数》的详细解释
复种指数,是指一个生长季节内农作物在某块土地上种植或收获的次数。它反映的是在同一片耕地上一年中可以完成作物播种和收获的频率。复种指数通常通过计算一年内不同作物收获数与该地块面积的比例来确定。例如,在中国一些地区,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可能连续多次生长在一个季节里,这需要精确计算每一茬的收获情况。
在农业科学领域中,提高复种指数有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不同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灌溉设施以及农民管理水平都会影响到复种指数的具体数值。
造句
-
通过推广高效的作物轮作模式和农业技术,我们期望显著提高当地的复种指数。
-
为了实现更高的复种指数,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田间管理流程,确保每一茬作物都能获得充足的养分与水分供应。
-
研究表明,在南方稻区实施双季稻种植可以有效提升土地的复种指数。
-
在干旱地区采用滴灌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复种指数。
-
通过对多种作物进行精确播种和科学管理,农民成功地将当地的复种指数提高了10%以上。
分词解释
复
fù
1 回去,返:反~。往~。2 回答,回报:~命。~信。~仇。3 还原,使如前:~旧。~婚。~职。光~。~辟。4 副词,又,再:死灰~燃。一去不~返。5 重复,重叠:~习。~诊。~审。~现。~议。6 许多的,不是单一的:重(chóng)~。繁~。~杂。~姓。
种
zhǒng,zhòng,chóng
1 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物~。~差(chā),2 植物果实中能长成新植物的部分,又泛指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子。~禽。~畜。撒~。配~。3 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族。4 量词,表示类别、式样:~~。两~人。5 指胆量或骨气:有~。没~。
指
zhǐ
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巨~(大拇指)。~甲。~纹。~印。屈~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着。~画。~南针。~手画脚。4 点明,告知:~导。~引。~正。~责。~控(指名控告)。~摘。~挥。~日可待。5 直立,竖起:令人发(fà)~(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
数
shù,shǔ,shuò
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目。~量。~词。~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控。2 几,几个:~人。~日。3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小~也”。4 命运,天命: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