嗑口的拼音、解释、组词

嗑口的简介:

kē/kè kǒu
1.斗嘴。

  • AI解释

词语“嗑口”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正式词汇,它的使用可能较为局限或者具有特定情境。根据一些语言资料和网络用语,“嗑口”的含义通常是指两个或多个对象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状态或者是某些专业领域中的术语。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思:“嗑”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敲打”,“口”则指开口或者接口。“嗑口”最初可能指的是物体间的接合部分能够紧密契合,不松动。例如在家具制作中,两个部件能够很好地对接。

  2. 引申含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嗑口”有时候被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适应或配合得当的状态。

造句

  1. 这两块木板的边缘设计得很巧妙,可以完美地嗑口在一起。

  2. 在这次团队合作中,每个成员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整个团队真的做到了嗑口无间。

  3. 为了保证这款产品的质量,我们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要做到嗑口无隙。

  4. 这项工程的设计图纸做得非常精细,各个环节都能嗑口得恰到好处。

  5. 我们公司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越来越顺畅了,感觉团队的配合已经做到了嗑口的程度。

分词解释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