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的拼音、解释、组词

胡元的简介:

hú yuán
1.对元朝的贬称。

  • AI解释

胡元》,这个词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合成词:“胡”和“元”,它特指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一个王朝,即元朝。其中,“胡”在古代常用来泛指非汉民族或外族;而“元”则是指元朝,是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忽必烈建立的,其统治时间大约为1271年至1368年。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胡元”特指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不仅延续了大蒙古国的军事征服传统,还促进了不同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1. 政治制度:元朝继承并发展了中原地区的封建统治体系,同时结合草原民族的政治体制,建立起了一套独特的行政、军事和文化管理制度。

  2. 社会文化:虽然元朝在一定程度上推行多元化的政策,但蒙古族的文化传统依然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服饰、饮食以及某些宗教信仰方面都有所体现。

  3. 经济影响:“胡元”时期的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大规模的贸易活动和交通路线(如丝绸之路)的进一步畅通,这对中国的对外交流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4. 历史评价:对于“胡元”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一方面,它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融;另一方面,在统治初期也存在着不少争议点,比如对汉族知识分子阶层的态度等问题。

造句示例:

  1. 在《胡元》时代,蒙古族建立的这个政权一度成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强大的帝国。
  2. 元朝时期实行的汉化政策反映了“胡元”文化交融的一面。
  3. 由于“胡元”的军事征服,许多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都经历了巨大变化。
  4. 虽然元朝被后世视为“异族统治”,但它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 胡元”时期的历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历史上的多民族共存与交流。

分词解释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yuán

1 头、首、始、大:~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2 基本: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3 同“圆”。4 未知数:一~二次方程。5 中国朝代名:~代。~曲。6 姓。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