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敖鬼的拼音、解释、组词

若敖鬼的简介:

ruò áo guǐ
1.若敖氏之后代楚国令尹子文,担心其侄儿越椒将使若敖氏灭宗,临死时聚其族人,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后若敖氏终因椒的叛楚而灭绝。事见《左传.宣公四年》。后因以"若敖鬼"指绝嗣。

  • AI解释

若敖鬼”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常见或标准的词汇,似乎可能是对古代中国历史故事中的某个典故的误解或者是某些特定文化背景下的非正式用语。在正统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中,并没有直接记载或定义为“若敖鬼”。不过,“若敖”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贵族若敖氏家族。

根据《左传》等历史文献的记载,若敖是楚国早期的一位重臣公良氏的字。他在楚武王时期曾为国建功立业,但因楚文王即位后其家门不幸受到牵连而被灭族。“若敖氏”因此成为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遭难家族。

若敖鬼在某些文学作品或戏曲中可能会以某种形式出现,作为象征失去保护的亡魂的形象。这个概念更多地涉及到传统文化中的鬼神观念以及对忠贞不屈者的纪念和敬仰。

为了更好地理解“若敖鬼”的含义及其用法,在此提供5个造句:

  1. 在古代戏剧中,若敖鬼往往被描绘为忠诚至死的灵魂,他们的故事警示后人要坚守正义。
  2. 尽管家族遭受了灭顶之灾,但其后代始终铭记着祖先的精神,誓要做若敖鬼般不屈的民族英雄。
  3. 他就像一个若敖鬼,虽然身处困境中,却依旧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决心。
  4. 这个故事让人联想到若敖鬼的精神,在极端条件下坚持自己的信念与原则。
  5. 通过讲述若敖鬼的故事,我们可以教育新一代了解历史上的忠诚与牺牲。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基于对“若敖鬼”的推测性描述,并非出自实际的历史文献或正式用法。在使用时,请确保根据具体语境和需要进行调整以符合实际情况。

分词解释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guǐ

1 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魂。~魅。~蜮(①鬼怪;②阴险害人的)。2 阴险,不光明:~话。~黠。~胎。3 对人的蔑称或憎称:酒~。烟~。~子。吝啬~。4 恶劣,糟糕(限做定语):~天气。5 机灵,敏慧(多指小孩子):~精灵。6 表示爱昵的称呼:小~。机灵~。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