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干盗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蒋干盗书的简介:

jiǎng gàn dào shū
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 AI解释

蒋干盗书》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的成语,出自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该故事主要描述了曹操部下的蒋干自作聪明地企图从周瑜那里偷走兵法策略书籍的故事。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本想暗中获取他人机密或秘密信息的人反而白费心机、落空的情况,或是比喻某人因误解或者错误行为而自取其辱。

详细解释: 在《三国演义》中,蒋干是曹操的部下。曹操与周瑜等共同对抗孙权,为了获取对手内部情报,曹操故意设宴邀请周瑜共聚,席间让蒋干冒充使者前往东吴,试图骗取周瑜手中的军事机密文书。但结果不仅没有成功窃取到任何情报,反而因为过于自信地向周瑜透露了自己其实是曹军的奸细一事,而被孙权识破并耻笑,最终使自己的身份暴露无遗。

造句: 1. 蒋干盗书的故事告诉我们,想要不劳而获的想法往往适得其反。 2. 他这次为了了解竞争对手的底牌,不惜冒着巨大风险去窃取机密资料,结果反而被人识破,成了大家笑柄。这就是典型的“蒋干盗书”啊! 3. 在职场上也常有人抱着类似的心态企图捷足先登,最后却以失败告终。 4. 有些人在社交场合中自作聪明地想套取别人的隐私信息,结果反而把话都说死,被别人识破了真面目。这真是“蒋干盗书”的活生生例子。 5. 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或解决问题时,应该脚踏实地、遵循原则,不要像蒋干那样自以为是地去偷鸡不成蚀把米。

以上造句展示了《蒋干盗书》成语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及其警示意义。

分词解释

jiǎng

1 古书上说的一种菰类植物。2 姓。3 古同“奖”,勉励。

gān,gàn

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6 涯岸,水边:“河之~兮”。7 个数:若~。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燥。~柴。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豆腐~。10 枯竭,尽净,空虚:~尽。~杯。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着急。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了他一顿。14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在一旁。15 〔~将(jiàng)〕古剑名。16 姓。

dào

1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窃。~贼。~伐。~掘。~运。~卖。~用。~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2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强~。窃国大~。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