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攻的拼音、解释、组词

火攻的简介:

huǒ gōng
1.用火攻击敌军的战术。 2.中医用热性药或灼艾治病的方法。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火攻击敌人。《三国志.卷五五.吴书.黄盖传》:「建安中,隋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宋史.卷一九五.兵志九》:「又习火功以焚敌舟。」

火攻》,源自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所著的经典兵书《孙子兵法》中的一个篇章。这个篇目主要讨论了使用火攻在战争中如何创造优势,以及通过精确控制火势来达到战略目的的方法。它不仅涉及直接的火战策略,还涵盖了间接利用敌人火源、火势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心理战术等方面的内容。

详细解释

  • 直接火攻:直接使用火焰作为武器攻击敌方军营或阵地。
  • 间接火攻:通过布设陷阱等手段引发火灾,利用自然力量扩大火势,从而达到削弱甚至消灭敌人的目的。
  • 心理战运用:利用火攻制造恐慌、扰乱敌人阵脚,进而取得心理上的优势。

造句

  1. 在古代战场上,《火攻》中的策略对于将领来说至关重要,他们需要在恰当的时机使用火势来击败强大的对手。
  2. 王将军读了《孙子兵法》,深感其中“火攻”篇章的重要性,他决定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尝试运用类似的战术。
  3. 通过巧妙设置陷阱并利用自然条件,《火攻》篇章中的间接策略帮助我方军队成功包围敌军营地。
  4. 在心理战方面,《火攻》强调了火光和烟雾可以作为恐吓敌人、扰乱其阵线的有效工具,这在夜间偷袭时尤为重要。
  5. 当面对敌人的优势兵力时,采用《火攻》中提到的间接策略,如利用地形或天气条件引发火灾,可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分词解释

huǒ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速。十万~急。3 指枪炮弹药等:~药。~炮。4 发怒,怒气:~暴。~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6 形容红色的:~红。~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

gōng

1 打击,与“守”相对:~击。~占。~取。~心。~关。~陷。2 指责,驳斥:~难(nàn)。群起而~之。3 治病:以毒~毒。4 致力学习或研究:~读。~书。专~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