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不经心的拼音、解释、组词

漫不经心的简介:

màn bù jīng xīn
漫:随便;经心:在意。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漫不经心」的「心」典源作「意」,「心」与「意」意同。是随随便便,不加留意的意思。语本宋.陈亮〈与徐大谏书〉。△「漠不关心」

2. 宋.陈亮〈与徐大谏书〉(据《龙川文集.卷一九》引)今也不然,独亮自以生长明公之里中,又尝拜伏门下,不可谓无一日之雅,则于明公之举动,乌能漫不经意于其间?于是而有言焉,非特以行其义也,亦分也。

3. 「漫不经心」的「漫」,是散漫、随便的意思。对于一件事如果随随便便散漫以待,自然对这件事就丝毫不会留意。宋.陈亮〈与徐大谏书〉中,陈亮因为自己跟徐彦才有一面之交,对徐彦才的事,自认为不能漫不经意,毫不关心,所以写了这封谏书给他。后来「漫不经心」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示马马虎虎,不加留意。

1. 毫不留意。【例】做事漫不经心是很容易出错的。

1. 毫不留意。《三侠五义》第六九回:「往往有那不读书的人,以为先生的饭食随便俱可,漫不经心的很多。那似这秦员外拿著先生当天神敬的一般。」也作「漫不经意」。

漫不经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说话或对待某事物时态度不专注,缺乏认真和热情。具体解释如下:

1. 解释: - 漫: 随便。 - 经心: 心思。

这句话可以拆解为“随便的心思”,意味着行为举止缺乏仔细思考或周全计划,显得随意敷衍、不投入,通常带有贬义。

2. 例句:

  1. 老李在工作上总是漫不经心的,常常出差错。

  2. 小张做作业时很漫不经心,结果得了很低分。

  3. 开会的时候他显得漫不经心,似乎对会议内容不感兴趣。

  4. 她对待每件事情都漫不经心,从不认真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5. 他对待学习的态度非常漫不经心,成绩一直徘徊在中等水平。

以上就是《漫不经心》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例句。

分词解释

màn

1 水过满,四外流出,漾出来:河水~出河床。~溢。~流。~漶(文字、图画等因受潮而模糊不清,如“字迹~~”)。2 淹没:大水~过桥面。3 满,遍,到处都是:迷~。~山遍野。4 没有限制,没有约束,随意:散~。~谈。~话。~步。~不经心。~骂(乱骂)。~~(时间或空间没有边际,如“~~长夜”)。~游。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

xīn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