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静气的拼音、解释、组词
平心静气的简介:
píng xīn jìng qì
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 AI解释
《平心静气》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用,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或讨论时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的状态。其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平心”与“静气”。
- 平心:指心神平稳,不被外界干扰,内心平静。
- 静气:指内心安静,没有躁动的情绪。
合起来,“平心静气”则描述了一种冷静理智、从容不迫的状态。这种状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问题,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
以下是5个使用《平心静气》造句的例子:
- 在处理家庭矛盾时,父母应当尽量做到平心静气地沟通,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 老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应该保持平心静气的态度,避免情绪失控而影响教学效果。
- 这个项目的进度有些滞后,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团队成员还是能够保持平心静气,继续努力工作。
-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依然能保持平心静气,展现了非凡的冷静与智慧。
- 经过长时间的争执后,双方终于能在平心静气的状态下坐下来和解。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平心静气”的含义及其应用场景,还传达了在各种情境中保持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平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心
xīn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静
jìng
1 停止的,与“动”相对:~止。~态。~物。平~。风平浪~。2 没有声音:安~。寂~。僻~。冷~。肃~。~悄悄。~穆。~谧。~默。~观。~听。3 安详,闲雅:~心。~坐。4 古同“净”,清洁。5 姓。
气
qì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7 欺压:受~。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