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郎的拼音、解释、组词
童子郎的简介:
tóng zǐ láng/làng
1.汉魏时授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
1.汉魏时授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
- AI解释
《童子郎》一词在古代中国历史中有着特定的意义,通常指代的是担任某种宫廷或官府职务的年轻儿童。这里“童子”指的是未成年的男孩,“郎”则可以理解为官员或者仆人的意思,有时特指那些被选来侍奉皇帝或其他高官的年轻人。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多个朝代都有体现,主要用于培养人才或者作为特定职位的人选。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古代中国,尤其是汉唐时期,有一种选拔和使用少年才俊为宫廷服务的制度,即“童子郎”。这些年轻的孩子往往通过科举考试中的特殊通道被选中,成为皇帝或高级官员的私人助手。他们的职责包括学习、侍奉、传递信息等。
- 文化意义:从文化角度来看,“童子郎”体现了古代中国重视早期教育和选拔人才的文化传统。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年轻精英的期待与培养机制。
造句
- 汉武帝曾广泛选拔童子郎,其中不乏后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人。
- 童子郎们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展现出了不凡的才华和潜力。
- 在唐朝,童子郎不仅是皇帝身边的近侍,还被赋予了学习诗书、经史的任务。
- 这些童子郎们大多来自书香门第或是有特殊才艺的家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他们通过严格的考核选拔出来,成为了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栋梁。
这些造句涵盖了“童子郎”在历史上被选拔、培养以及他们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分词解释
童
tóng
1 小孩子:儿~。~工。~谣。~话。~心。~趣。~真。2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儿。3 没有结婚的:~男。~女。~贞。4 未长成的:~牛(没长角的小牛)。5 秃:~山。头~(喻人秃顶,如“~~齿豁”)。6 古同“瞳”,瞳孔。7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郎
láng,làng
1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才女貌。2 对某种人的称呼:货~。女~。3 旧时妻称夫或情人:~君。4 封建时代的官名:~中(①古官名;②中医医生)。侍~。员外~。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