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不失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穷不失义的简介:

qióng bù shī yì
义:礼义。虽然穷困,但不失礼义。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即使穷困,也不违背正道而作不义之事。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1. 即使穷困,也不违背正道而作不义之事。《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词语解析

《穷不失义》

这个成语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原文是“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尽管这个直接引用没有完全匹配成语的字面意思,但其蕴含的思想精神可以理解为:“即使身处困境(穷),也不会失去应有的道德操守或行为准则(义)”。

  • :形容词,指物质生活条件极端困窘、贫困。
  • 失义:动宾短语,“义”指的是正当的行为、道义或原则;“失”即丧失。因此,整体来看,《穷不失义》强调的是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仍能坚守道德准则。

造句

  1. 他虽然家境贫寒,但始终不因经济困难而放弃教育,努力学习,这正体现了《穷不失义》的精神。
  2. 即使生活贫困,他也坚持帮助有需要的人,这种品格正是《穷不失义》的真实写照。
  3. 王经理一直秉持着诚信为本的原则,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从未有过不正当的交易行为,真正做到了《穷不失义》。
  4. 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他始终坚持正义、公平待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穷不失义》的真谛。
  5. 在这次灾害中,他不仅自己积极寻求帮助,还竭尽所能去帮助他人,这充分体现了《穷不失义》的精神。

分词解释

qióng

1 缺乏财物:贫~。~苦。~则思变。2 处境恶劣:~困。~蹙。~窘。~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3 达到极点:~目。~形尽相。~兵黩武。4 完了:~尽。山~水尽。日暮途~。5 推究到极点:~物之理。~追(➊极力追寻;➋尽力紧追)。~究。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