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锥之土的拼音、解释、组词

立锥之土的简介:

lì zhuī zhī tǔ
立锥:插锥子。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能容身的极小地方。

  • AI解释

词语解析

立锥之土 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地方极其狭小或环境非常困窘到连立足之地都没有的地步。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极度贫困、栖身无处的情况。

出处: 这个成语源自《新唐书·高俭传》,描述了当时社会一些人居住环境的艰难情况。

造句

  1. 在那个偏远的小山村,他家只有立锥之土,几间破旧的茅草屋,几乎无法维持生计。
  2. 战争后,难民们四处流浪,没有立锥之地,生活艰苦无比。
  3. 即使在城市中,也有一些人只能住在立锥之土大小的出租屋里,生活条件非常简陋。
  4. 为了生存,一些无家可归的人甚至只能在街头巷尾寻找立锥之土来暂避风霜。
  5. **尽管条件艰苦,但大家依然团结互助,共度难关,即使身处立锥之地也感到温暖。

成语“立锥之土”常用来表达极度困苦的境地,在使用时应注意其含义和情感色彩,避免误解或滥用。

分词解释

1 站,引申为竖起来:~正。~柜。~足(①站得往脚;②处于某种立场)。~场。屹~。顶天~地。2 做出,定出:建~。设~。树~。~意。~此存照。3 存在,生存:自~。独~。势不两~。4 马上,即刻:~时。~刻。~等。5 姓。

zhuī

1 一头尖锐,可以扎窟窿的工具:~子。针~。~处囊中(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喻有才智的人终能显露头角)。~刀之末(喻微小的利益。亦作“锥刀之利”)。2 像锥子的东西:毛~(毛笔)。改~。3 用锥子形的工具钻:~探。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