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予的拼音、解释、组词

起予的简介:

qǐ yú/yǔ
1.《论语.八佾》:"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言子夏能发明我意,可与共言《诗》。"后因用为启发自己之意。 2.指启发他人。

  • AI解释

词语《起予》是出自《论语·雍也》,原句为“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颜渊曰:‘然则夫子何如?’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里的“起予”是孔子对学生的一种赞赏,意为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使老师的见解或观点得到了启发和提升。

解释

  • 起予的意思是指一个人通过自身的学习、思考或者表达使得老师对其理解有了更进一步的启发。
  • “起”,激励、启发之意;
  • “予”指自己,即孔子本人在此语境下自称为“予”。

这种用法在古代中国教育中是一种非常尊崇的语言表达方式,表示学生能够帮助老师突破原有认识局限,达到新的认知高度。

造句

  1. 颜先生讲到这段历史时,王明的见解使他茅塞顿开,真是“起予”啊。
  2. 通过这次讨论,张教授对量子力学的理解更加深刻了,这简直就是“起予”的体现。
  3. 小李在课堂上的提问启发老师思考了一个新的问题角度,这也是一种“起予”。
  4. 这次学术研讨会上,陈博士的一番话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确实起到了“起予”的效果。
  5. 在这次研讨会中,张华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真是“起予”。

分词解释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床。~立。~居。~夜。2 离开原来的位置:~身。~运。~跑。3 开始:~始。~码(最低限度,最低的)。~步。~初。~讫。~源。4 拔出,取出:~锚。~获。5 领取(凭证):~护照。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伏。~劲。~色。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风。~腻。~敬。~疑。~义。~诉。8 长出:~痱子。9 拟定:~草。10 建造,建立:~房子。白手~家。11 群,组,批:一~(一块儿)。12 量词,指件,宗:一~案件。13 自,从:~小儿就淘气。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掀~。兴(xīng )~。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来。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经得~检验。

yú,yǔ

1 同“余”,我:~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取~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