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族的拼音、解释、组词

贱族的简介:

jiàn zú
1.卑贱的门族或种族。

  • AI解释

关于“贱族”这个词,其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下有所不同。通常,“贱族”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时可能会被视为不礼貌或不合适。它常用来形容社会地位低、出身卑微的人群,带有明显的等级观念和歧视色彩。在古代文献中,有时会用“贱族”来指称特定的社会阶层或家族。

由于这个词有负面含义且可能引起误解或不适,在日常交流和正式场合中应尽量避免使用。以下提供五个基于“低等、下层”的不同表达方式的造句作为参考:

  1. 历史上的许多贵族家庭在权力斗争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沦为普通平民,甚至有些被社会视为贱族
  2. 在那个时代,很多人因出身而遭受歧视,即使他们具备了优秀的能力和素质,在社交场合也往往被人轻视为贱族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经历了深刻变化,不再简单地划分高低贵贱,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力和贡献而非出身。
  4. 他虽家境贫寒,但凭借自身努力最终考入名牌大学,打破了家族乃至整个社区对于“贱族”的刻板印象。
  5.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旨在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各民族、各阶层平等发展。

请注意,在具体使用时应当避免直接提及或暗示“贱族”这一词汇,并尽量采用更加积极正面的语言来描述相关概念。

分词解释

jiàn

1 价钱低,与“贵”相对:~卖。~价。2 旧时指地位卑下:~民。贫~。卑~。微~。3 谦辞,旧称与自己有关的:~姓。~躯。~内(妻子)。4 骂人的话:~人。5 指撒娇或不尊重、不知好歹:这孩子又和妈~。犯~。6 轻视:“常人贵远~近,向声背实”。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