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猫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跳猫子的简介:
tiào/táo māo/máo zǐ
1.方言。指兔子。
1.方言。指兔子。
- AI解释
词语“跳猫子”在不同的方言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但通常是指一种儿童游戏。在中国的一些地区,“跳猫子”是一种简单的跳跃游戏,参与者模仿猫的动作和姿态,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跳跃,增添趣味性。
以下是关于“跳猫子”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造句:
详细解释
- 定义:跳猫子是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通常在户外空旷的地方进行。参与人数不限。
- 玩法:
- 参与者模仿小猫的动作,比如跳跃、低头等。
- 游戏中可以设定障碍物或特定的跳跃点,增加趣味性。
- 文化背景:跳猫子作为一种传统游戏,在很多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和敏捷性,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造句
- 小明和小伙伴们放学后总喜欢一起玩跳猫子,既锻炼身体又非常开心。
- 每到周末,小区里的小朋友们都会在空地上比试谁的“猫咪”跳得更高更远。
- 妈妈小时候住在乡下,最喜欢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玩跳猫子游戏。
- 在乡村的夏夜,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回忆着童年时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跳猫子的美好时光。
- 尽管现在有很多电子设备,但妈妈仍然鼓励我多出去户外玩耍,比如跳跳绳、跳跳猫等传统游戏。
请注意,“跳猫子”这种说法在标准汉语中并非广为人知的专业术语或正式词汇,在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叫法。以上内容基于对“跳猫子”的一般理解提供解释和造句示例。
分词解释
跳
tiào,táo
1 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跃。~水。~荡。~跶。~高。~远。~舞。弹(tán )~。暴~如雷。~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2 越过:~班。~棋。~槽。3 一起一伏地动:心~。眼~。心惊肉~。
猫
māo,máo
1 哺乳动物,面呈圆形,脚有利爪,行动敏捷,会捉老鼠。2 方言,躲藏。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