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差毫厘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差毫厘的简介:

bù chā háo lí
不差一毫一厘。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丝毫不差。毫、厘均是极小的量度单位。《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每发一箭,不差毫厘。」

不差毫厘》是中文成语,用来形容极其精确或细微到极致的程度。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非常精确、精准无误,并且往往用于描述测量、计算或其他需要精细操作的情况。

详细解释:

  • 毫厘:在传统计量单位中,“米”分为十等分,每一分即为“厘”,再细分后每十分之一厘称为“毫”。这两个词常用来形容非常微小的差距或精确度。
  • 不差毫厘意指相差极其细微,但依然严格保持了精确和准确。

造句:

  1. 在这次精密仪器校准工作中,技术人员们做到了不差毫厘的精准度,确保了所有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他做数学题时总是能精确到不差毫厘,让人赞叹不已。
  3. 在这个高精度要求的项目中,任何误差都不允许存在,所以工程师们必须保证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不差毫厘
  4. 这张地图的比例尺设计得极其精细,每个细节都不差毫厘,为户外探险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5. 为了确保火箭发射成功,技术人员对每一个组件的安装位置进行了精确测量和调整,最终实现了不差毫厘的完美对接。

这些句子展示了“不差毫厘”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强调了它所传达的高度准确性和精细度。

分词解释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chà,chā,chāi,cī

1 错误:话说~了。2 不相当,不相合:~不多。3 缺欠:还~十元钱。4 不好,不够标准:~等。成绩~。

háo

1 细长而尖的毛:~毛。~发(fà)。~末(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丝~。2 指毛笔:挥~。~素。3 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头~。二~。4 中国市制计量单位,十毫等于一厘(长度、地积、重量单位);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面积单位)。5 方言,货币单位,角、毛。6 数量极少,一点儿(限用于否定式):~不费力。~无二致。7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千分之一。)

1 小数名,百分之一:~米。2 单位名(a.长度单位,中国一市尺的千分之一;b.重量单位,中国一市两的千分之一;c.地积单位,中国一市亩的百分之一;d.利率单位,年利一厘按百分之一计,月利一厘按千分之一计)。3 治理,整理:~正(订正)。~革(调整改革)。4 古同“嫠”,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