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山的简介:
shàng/shǎng shān
1.登山,到山上。 2.指到山里打游击。 3.指蚕上簇结茧。山,指蚕簇。
1.登山,到山上。 2.指到山里打游击。 3.指蚕上簇结茧。山,指蚕簇。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到山上去。【例】花季到了,明天爸爸要带我们上山赏花。
1. 到山上去。《文选.曹植.善哉行》:「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文选.陆机.拟古诗十二首.拟涉江采芙蓉》:「上山采琼蕊,穹谷饶芳兰。」
2. 蚕发育到成熟的后期,停止吃东西,将其移至簇上,使之吐丝作茧,称为「上山」。也称为「上簇」。
《上山》一词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用来描述一种行为或者状态,即向山上行进或攀登。这个词语可以用于不同的语境中,既可用于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山地活动,也可比喻人们的精神追求、提升过程等。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指人从山脚下往山上移动的行为。
- 引申义:
- 比喻向更高的目标或境界努力的过程。例如,“他决定上山,意味着他要挑战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技能。”
-
在精神或心理层面的提升,如“人生的路上有很多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就像攀登山峰一样。”
-
用法:常用于描述一种积极进取、向上的状态或行为。
造句
- “这次徒步旅行,他们决定上山,体验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虽然路途艰难,但他还是选择了上山,因为他相信只有经历过挑战,才能收获更多。”
- “在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上山,去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我。”
- “他的人生哲学就是不断上山,即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最终一定会达到理想的境地。”
- “每天早晨的跑步,对我来说都是一次上山的过程,让我从沉睡中苏醒,开始充满活力的一天。”
这些句子展示了“上山”一词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及其象征意义。
分词解释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山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