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服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服的简介:
shàng/shǎng fú/fù
1.古五刑中之施于面部的刑罚。 2.指服上刑。 3.礼服,上等服装。 4.上衣。
1.古五刑中之施于面部的刑罚。 2.指服上刑。 3.礼服,上等服装。 4.上衣。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施于脸部割鼻或刺额的刑罚。《周礼.秋官.小司寇》:「听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汉.郑玄.注:「上服,劓墨也;下服,宫刖也。」
2. 上等服装。《魏书.卷一○○.契丹传》:「灵太后以其俗嫁娶之际,以青毡为上服。」《元史.卷一三三.塔出传》:「复赐珍珠上服,拜荣禄大夫、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3. 外衣。汉.司马相如〈美人赋〉:「女乃弛其上服,表其亵衣,皓体呈露,弱骨丰肌。」
词语“上服”在古代汉语中有着特定的含义,主要用来指代贵族或官员所穿的正式礼服。在现代语境下,“上服”的使用范围较窄,通常不会被广泛使用。
详细解释
- 词源:“上服”,这个词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对服饰等级制的认识和描述。
- 定义:古代中国的服饰文化中,衣冠之盛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之一。所谓“上服”即指君主、贵族或高官所穿的礼服,强调的是其装饰性和仪式感。
- 分类:“上服”的种类繁多,根据穿着场合的不同可分为祭祀、朝会等不同类型的服装。
造句
- “古代的‘上服’不仅是一件衣服那么简单,它还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与历史价值。”
- 在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之间通过不同的“上服”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
- 如果有机会参观古代服饰展览,你就能看到那些华丽的“上服”,它们不仅是美的展现,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
- “上服”的设计精巧、寓意深刻,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趣。
- 尽管现代生活中我们不再穿着“上服”这种正式礼服,但这些服饰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传承。
请注意,在现代社会,“上服”一词并不常见,更多用于历史学、考古学或某些特定的文化研究中。上述造句中的使用主要是为了便于理解该词语在古代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及其可能的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服
fú,fù
1 衣裳:~装。制~。2 穿衣裳:~丧。~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务。~刑。~兵役。4 顺从:信~。佩~。降(xiáng )~。~辩(旧指认罪书)。~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不~水土。6 吃(药):内~。7 乘,用:~牛乘(chéng )马。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