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下效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行下效的简介:

shàng xíng xià xiào
效:仿效,跟着学。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在上位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语本汉.班固《白虎通.卷八.三教》。

2. #汉.班固《白虎通.卷八.三教》1>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民有质朴,不教而成。故《孝经》曰:「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论语》曰:「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尚书》曰:「以教祗德。」《诗》云:「尔之教矣,欲民斯效。」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春秋元命苞》。〔参考资料〕 《春秋元命苞》(据《太平御览.卷三六○.人事部一.叙人》引)天人同度,正法相授。天垂文象,人行其事谓之教。教之为言效也,上为下效,道之始也。

3. 经学是汉代主要的学术思想,却一直存在著今文经和古文经之间的论争。在东汉章帝时,曾召集当时许多著名的博士、儒生在白虎观论辨异同。会后,班固把讨论成果集结成《白虎通》一书。〈三教篇〉指出「夏人之王教以忠」、「殷人之王教以敬」、「周人之王教以文」。并强调「教」,即是让在下位者有所倣效,也就是在上位者怎么做,在下位者就跟著怎么做。所以《孝经》、《论语》等经书都指出「教」对于化育人民的重要。《诗经》则更明确的说到,在上位者之所以教导在下位者,目的就是要人民跟著效法。后来「上行下效」这句成语就由此演变而出,用来指在上位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  在汉代刘向所编纂的《说苑》一书里,〈君道〉篇刚好载录一则故事可以参考。春秋齐景公,有一次设宴招待文武百官,散席之后,大家就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出一箭,即使没有射中箭靶,群臣们都仍然高声喝采,称赞齐景公箭法如神。但是齐景公一点也不快乐,并且感到纳闷,于是就询问弦章,为什么群臣们会是这样的反应。弦章说:「这是因为那些群臣们不敢批评君王的过错,而古人曾说,国君喜欢吃什么、穿什么,臣下也就跟著喜欢吃什么、穿什么;所以如果国君喜欢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们也就只会向国君奉承,而不会向国君进谏了。」这则故事中蕴含了「上行下效」的意思,正说明了在上位者言行举止的重要。

1. 在上位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语本〈汉.班固《白虎通.卷七.三教》。【例】要杜绝收贿陋习,需要由长官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才有成果。

1. 语本汉.班固《白虎通.卷七.三教》:「上为之,下效之。」在上位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中.贾曾传》:「上行下效,淫俗将成,败国乱人,实由兹起。」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既忠既孝,上行下效;靡刚靡柔,惟王之教。」

《上行下效》是一个成语,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君道》,原文为“上行则民效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上级的行为、举止或态度会影响到下级。如果领导人的行为端正、高尚,那么下属也会效仿;反之,若领导人的行为不正、低劣,下级也可能模仿这种不良习惯或行为。

详细解释:

  1. 上下关系:强调的是组织内部从上到下的等级关系。
  2. 正面效应:如果领导者有良好的品行和高尚的品德,能够为下属树立好榜样。
  3. 负面效应:反之,领导者的错误做法也可能被模仿下去,形成不良风气。

造句:

  1. 在这次企业文化建设中,公司高层首先垂范,以身作则,使得上下级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积极的氛围。
  2. 这位新校长一上任就严于律己、公正无私,很快地使全校师生都开始效仿他,整个学校风气为之一变。
  3. 老板常常迟到早退,员工们也逐渐养成了拖沓的工作习惯。这真是典型的“上行下效”啊!
  4. 当家长和孩子一起生活时,“上行下效”的作用就非常明显了;如果父母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态度等,则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下一代。
  5. 在这次企业改革中,管理层率先进行了自我反省与整改,这种积极的态度很快就在公司内部产生了“上行下效”的效应。

分词解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xiào

1 摹仿:~法。仿~。上行下~。~尤(明知别人的行为是错的而照样去做)。2 功用,成果:~验。~果。成~。有~。功~。~益。~用。~应。~率。3 尽、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