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禄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禄的简介:
bù lù
1.士死的讳称。 2.诸侯﹑大夫亡故,讣文上的谦称。 3.夭折之称。
1.士死的讳称。 2.诸侯﹑大夫亡故,讣文上的谦称。 3.夭折之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称士死为「不禄」,意指不再享有俸禄。《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2. 年少而死。礼记.曲礼下:「寿考曰『卒』、短折曰『不禄』。」唐.孔颖达.正义:「此并是有德未经仕而死者之称也。……若有德不仕,老而死者从大夫之称,故曰『卒』也;若少而死者,则从士之称,故曰『不禄』。」
3. 泛指死亡。《国语.晋语二》:「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丧乱并臻。」三国吴.韦昭.注:「礼,君死赴于他国曰:『寡君不禄』,谦也。」《大宋宣和遗事.元集》:「未几一年,司马光不禄;章惇等入相,再行新法。」
《不禄》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标准词汇,它主要见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之中。在古代,“不禄”通常指的是死亡或者去世的意思。“禄”,原意是指官吏所享有的俸禄、薪金,引申为“福分”、“寿命”。所以,“不禄”即没有福分或生命结束的委婉说法。
造句
- 古文中的例子:“闻君遭逢不幸,老臣不禄,不能以寿年相伴。”
- 想象性例句一:“自从先父不禄之后,家道中落,我便不得不挑起家中重担。”
- 想象性例句二:“他听说好友不禄的消息后,心中悲痛万分,几乎不能自已。”
- 文学创作中的表达:“在那个凄凉的夜晚,他为去世的朋友写下了一首悼亡之诗,其中不乏‘不禄之人,永别长天’这样的句子。”
- 古代情境下使用:“自从先帝不禄后,新君即位,政局动荡不安。”
以上例子主要是对“不禄”这一词汇的理解和应用的创造性延伸,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去世”、“逝世”等词更为常用。希望这些例句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与运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