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吏的拼音、解释、组词

廉吏的简介:

lián lì
1.清廉守正的官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守正不贪的官吏。《汉书.卷四.文帝纪》:「廉吏,民之表也。」《新五代史.卷六.唐明宗本纪》:「以诏书褒廉吏孙岳等,以风示天下。」

《廉吏》这个词组主要用来形容那些在官场上保持清廉、正直,不贪污受贿,一心为民服务的官员。在中国古代及现代的语境中,“廉吏”往往被看作是理想中的官员形象,代表着政治道德和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详细解释

  1. :指的是廉洁,指个人或者团体在行为和生活中没有贪婪、贪污或受贿的行为。
  2. :在这里特指为官的人,可以理解为担任行政职务的人员。古代“吏”主要指政府官员;现代则泛指一切公务人员。

造句

  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廉吏如包拯这样的清官形象广受赞誉,他们以公正廉洁而闻名。
  2. 如果每一个领导都能成为廉吏的话,那么腐败现象将会大大减少。
  3. 当前反腐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贪腐官员被揭露,一些廉吏成为了社会的正面典型。
  4. 廉吏在国家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存在能够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
  5. 教育部门应当积极树立廉洁从政、为民服务的榜样形象,推动更多廉吏涌现。

这些句子展示了“廉吏”这个词的不同应用场景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分词解释

lián

1 堂屋的侧边:~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气节)。2 不贪污:~洁。~正。~明。3 便(pián )宜,价钱低:物美价~。4 察考,访查:“且~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5 姓。

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2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