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粉的拼音、解释、组词

扑粉的简介:

pū fěn
1. 往脸上或身上拍擦香粉或爽身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拍上香粉。唐.韩偓〈昼寝〉诗:「扑粉更添香体滑,解衣唯见下裳红。」宋.陆游〈浣沙溪.浴罢华清第二汤〉词:「浴罢华清第二汤,红绵扑粉玉肌凉。」

《扑粉》这个词在中国传统语境中特指一种化妆用品,通常是指用于脸部或头发上的一种白色的粉末。在古代,这种粉多由米粉、滑石粉等自然材料制成;而在现代,也有使用专门的化妆品级产品。扑粉的主要功能是吸油、遮瑕以及让皮肤看起来更加光滑细腻。

详细解释

  1. 材质与用途:古代常用的扑粉可能包括米粉、蚌壳灰或某些植物粉末。现代则更多采用滑石粉、玉米淀粉等,也有添加其他成分以增加护肤效果。
  2. 使用方法:通常是在面部化妆后,用专门的扑粉刷轻轻拍打在脸上,或者直接将少量粉末倒在手掌中,然后轻拍脸部。
  3. 文化意义:在中国古代,扑粉不仅是女性美容的重要步骤之一,还与特定的文化习俗和礼仪有关。比如新娘出嫁前往往需要进行细致的化妆工作,其中就有扑粉这一环节。

造句

  1. 她拿着扑粉刷轻轻在脸上拍打几下,显得更加端庄美丽。
  2. 那位老先生家中的古董奁里,还保留着一小罐从未开封的古代扑粉。
  3. 在那个年代,女孩们会在出嫁前由母亲亲手为她们扑上一层细腻的粉末。
  4. 她用柔软的手指轻弹一些扑粉在额头上,整个人都更加光彩照人了。
  5. 现代女性依旧会使用扑粉来保持皮肤的自然光泽和妆容的整体效果。

分词解释

1 轻打,拍:~粉。~蝇。~打。2 击拂的用具:粉~。3 冲:~灭。~救。4 相搏击:相~。~跌。5 跌倒:~地。6 伏:~在桌上看书。7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fěn

1 细末儿:~末。~剂。~尘。米~。花~。药~。漂白~。2 特指化装用的粉末:香~。~墨登场。~黛。扑~。~霜。3 用涂料抹刷:~刷。~饰。4 使破碎,成为粉末:~碎。~身碎骨。5 白色的或带粉末的:~墙。~蝶。~连纸。~笔。6 用豆粉或别的粉做成的食品:~丝。凉~。~皮。~芡(qiàn)。米~肉。7 浅红色:~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