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鼎的拼音、解释、组词
扛鼎的简介:
káng/gāng dǐng
举起大鼎:力能扛鼎。也形容孔武有力:扛鼎揭旗之士。
举起大鼎:力能扛鼎。也形容孔武有力:扛鼎揭旗之士。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举鼎。形容力气很大。《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扛鼎》一词来源于古代的一种力举千钧的表演,是古代杂技的一种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身体技巧展示,还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力量和勇气的赞美。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人有极大的力气或能承担重大任务。
详细解释:
- 基本含义:扛鼎原本是指大力士用肩膀扛起重达千斤的大鼎(古代一种烹饪器具)。它展示了非凡的力量,象征着力量、气魄与责任。
- 引申义:后来,“扛鼎”逐渐被赋予了更多内涵,不仅用来形容人的体力特别强大,还常用于描述一个人能够承担重要的任务或使命,甚至是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在现代语境中,它也可以比喻某种艰巨的任务、挑战。
造句:
- 在这次救援行动中,他扛鼎出力,最终帮助所有被困群众安全脱险。
- 作为团队的负责人,他不仅扛鼎管理日常运营,还积极参与关键项目的策划与执行。
- 这个项目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扛鼎,希望能为公司带来新的突破点。
- 老李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他的经验和智慧依旧能在这场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真是名副其实的“老当益壮”、“扛鼎者”。
- 在这次大型文化活动中,他不仅扮演了重要角色,还凭借自己的努力为活动的成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真可谓是“扛鼎人物”。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扛鼎”一词从字面含义到引申意义的广泛应用范围。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