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使的拼音、解释、组词
官使的简介:
guān shǐ
1.谓授之官职以使其才。
1.谓授之官职以使其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授与官职而使担任公务。《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诸侯、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
《官使》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它指的是由政府派遣或具有官方身份的人。通常这类人在执行公务、传达命令或者进行外交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具体解释如下:
- 定义:官使是指受朝廷派遣的官员或者是特定任务代表,他们往往肩负着传达旨意、处理政务、进行外交等职责。
- 职责与特点:官使通常是代表官方出面处理事务,其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和公信力。他们在执行职务时,一般会佩戴相应的标识或凭证以示身份。
以下是5个造句的例子:
- 官使手持圣旨,前往边疆传达朝廷的命令。
- 由于局势紧张,官使决定暂时不出席与敌国的谈判会议。
- 在古代外交场合中,官使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和立场。
- 按照规定,所有外交活动中的官使都需经过专门培训,以确保他们的行为符合礼仪规范和国际惯例。
- 官使在地方的巡查工作不仅限于政令传达,还包括对官员的监察以及地方事务的了解与协调。
这些句子展示了“官使”角色的重要性及其在古代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