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的拼音、解释、组词

常态的简介:

cháng tài
1.固定的姿态或形态。 2.通常或本来的状态。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正常的状态。【例】家中的小狗一反常态,大声的吠叫起来,原来是隔壁失火了。

1. 固定的姿势和形态。《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边让传》:「舞无常态,鼓无定节,寻声响应,修短靡跌。」宋.秦观〈寄孙莘老少监〉诗:「白衣苍狗无常态,璞玉浑金有定姿。」

2. 本来的状态。《旧唐书.卷一三六.窦参传》:「夫趋势附权,时俗常态。」宋.苏轼〈与朱康叔〉诗一七首之一二:「此君信意简率,乃其常态,未可以疏数为厚薄也。」

词语《常态》的详细解释

常态(tài cháng)

  1. 基本含义:
  2. 指事物在正常情况下所呈现的状态、规律或表现形式。通常用于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稳定不变的情况,强调的是一个事物长期存在的状态。

  3. 适用范围:

  4. 常态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等。例如,在社会学中常用来描述人群的常规行为模式;在自然科学中则更多用于描述自然现象稳定不变的表现。

  5. 特点和含义延伸:

  6. 常态”强调的是一个事物或现象在其正常发展过程中的表现,与之相对应的是“非常态”,即异常情况、突发事件等。常态通常被认为是更加安全、可预测的状态。
  7. 在心理学中,“心态”的稳定状态也可以视为一种常态,它是一个人在面对日常生活中各种情境时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模式。

造句

  1. 社会层面:
  2. 这个城市的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常态,几乎每天上下班高峰期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3. 个人行为习惯:

  4. 每天早上喝一杯温水对我的身体来说已经是日常生活的常态了。

  5. 企业管理:

  6. 对于这家物流公司而言,按时交付货物是公司的常态运作之一。

  7. 环境变化:

  8. 空气质量的显著改善已经成为我国环保工作的常态目标。

  9. 教育领域:

  10. 教育公平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并且正在成为政策制定的常态考虑因素。

以上例子旨在展示“常态”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及其含义。

分词解释

cháng

1 长久,固定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客。时~。经~。3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4 姓。

tài

1 形状,样:~度。状~。姿~。形~。神~。动~。静~。事~。情~。常~。变~。体~。生~。2 一种语法范畴,多表明句子的主语和动词之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