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舌草的拼音、解释、组词
鸭舌草的简介:
yā shé cǎo
1.地肤的别称。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水田,高尺许,叶心脏形或卵形,似鸭舌。夏秋开花﹐色浓青,可供观赏。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地肤》。
1.地肤的别称。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水田,高尺许,叶心脏形或卵形,似鸭舌。夏秋开花﹐色浓青,可供观赏。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地肤》。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植物名。雨久花科雨久花属,多年生草本。生水边湿地,高二十五至四十公分,全体滑泽。须根密集簇生,叶心形或卵形,全缘,叶柄长十至二十公分,基部鞘状。夏秋开花,短总状花序具二至五朵,花被片六枚,青紫色。蒴果卵形。可供观赏。也称为「雨久花」。
《鸭舌草》,又名“水蓼”、“鸭脚草”,属于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学名为Polygonum aviculare,是一种常见的湿地植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各种潮湿环境中,包括湖泊、池塘的岸边、稻田等地方。
鸭舌草的名字源于其叶子形状与鸭子喙相似,因此得名。它的生长习性为匍匐茎生,在湿润的土地或浅水中铺开,形成大片覆盖,有时会影响农作物和水产养殖业。不过鸭舌草在一些地区也被用作饲料或者观赏植物。
【造句】
- 今年春天,小河岸边长满了各种野花野草,其中就包括那片翠绿的鸭舌草。
- 农民伯伯们辛勤劳作时,会尽量避免让鸭舌草侵占稻田,以免影响收成。
- 在湿地公园中漫步,我意外发现了一大片鸭舌草,它们像是铺开的绿色地毯一样。
- 水面被鸭舌草紧紧覆盖,形成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 那块池塘里的水蓼长得十分茂盛,几乎遮盖了整个水面。
以上句子根据“鸭舌草”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这种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存在感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分词解释
鸭
yā
1 鸟类的一科,嘴扁腿短,趾间有蹼,善游泳,不能高飞:~子。~蛋。~绒。烤~。填~。
舌
shé
1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头。~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剑。2 语言辩论的代称:~战(激烈议论)。3 像舌头的东西:帽~。火~。4 铃或释中的锤。5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草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