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都的拼音、解释、组词

鸿都的简介:

hóng dū/dōu
1.汉代藏书之所。 2.东汉灵帝光和元年设在鸿都门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出授高级官职。 3.借指秘书省。 4.指仙府。参见"鸿都客"。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汉代藏书的地方。唐.韩愈〈石鼓歌〉:「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鸿都》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指代一个汉代著名的文学艺术机构,位于东汉的首都洛阳。它不仅是一个皇家园林的一部分,也是当时文人雅士聚会、创作和展示作品的地方。这里聚集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与艺术家,促进了汉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鸿都门最初建于公元184年(东汉灵帝时期),是朝廷专门设立的一个文学艺术机构。它以“鸿”命名,象征着文坛之大、学问之广。
  • 功能与意义:除了作为文化交流的场所外,鸿都还承担了培养和选拔优秀诗人及艺术家的责任。这里不仅收藏了大量的书籍和艺术品,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学者、文人墨客前来交流学习。

造句

  1. 王粲曾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多篇作品都在鸿都门内得以发表,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2. 据传,蔡邕因对音乐的杰出贡献而被邀请参加鸿都门内的活动,并在那里展示了自己创作的一系列乐谱和乐器。
  3. 东汉时期,许多知名诗人如张衡、李尤等均曾在鸿都门内担任职务,他们的诗文作品广为流传。
  4. 汉代的文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鸿都的存在,它不仅促进了文学艺术的进步,也加强了当时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与追求。
  5. 尽管鸿都门在历史长河中已不复存在,但它所代表的文化精神仍然影响着后世对于学术、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认知。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到,《鸿都》不仅是一个物理存在的地方,更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中心。

分词解释

鸿

hóng

1 大雁:~雁。~毛。雪泥~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 大:~博。~图。~沟。~儒。~福。~运。~烈。3 指书信:来~。4 姓。

dū,dōu

1 大都市:~市。~会。通~大邑。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3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4 总:~为一集。5 居:“~卿相之位”。6 古代称头目、首领。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