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月浑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阿月浑子的简介:

ā yuè hún zǐ
1.一名胡榛子﹑无名子。树木名。落叶小乔木。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和亚洲西部﹐中国新疆有少量栽培。果实可供食用﹐亦可入药。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植物名。漆树科黄连木属,乔木。原产欧洲地中海岸、亚洲西部等地。高五至七公尺,树冠开展,奇数羽状复叶,花单性,雌雄异株,褐绿色。核果长椭圆形,种核坚硬,卵形或长椭圆形,常从一侧裂开,但种子不脱出。种子一粒,淡绿色,可食。也称为「开心果」。

阿月浑子》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通常来说,它指的是某种植物或者坚果。据我所知,在一些古代文献或特定领域(如古生物学、植物学)中可能会提到“阿月浑子”,但其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较少见。在《辞海》等权威工具书中并没有收录该词。考虑到这一点,下面提供一个可能的解释以及五个基于这种假设性解释所编造的造句。

解释

假如要为“阿月浑子”设定一种具体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一种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植物或坚果的名称。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阿月浑子”的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某些古代文献里,它可能特指某种具有药用价值或者食用价值的植物。

造句

  1. 古代医书中提到,阿月浑子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增强体质有很好的作用。
  2. 阿月浑子的种子是一种珍贵的补品,在一些传统饮食文化中被广泛使用。
  3. 在丝绸之路的历史上,商旅们常常携带阿月浑子作为长途跋涉中的干粮。
  4. 研究者发现,经过特殊加工后的阿月浑子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
  5. 阿月浑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其果实的形态在古代曾被用作装饰品。

请注意,“阿月浑子”作为一个特定名词,并没有统一的现代定义或广泛使用,以上解释和造句是基于一种假设性背景编撰而来。若需了解更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专业文献或咨询植物学专家以获得确切答案。

分词解释

ā,ē

1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大。~爷。~爹。~罗汉。~毛。~婆。~弟。~姊。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hún

1 水不清,污浊:~水摸鱼。~浊。2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人。~话。~蛋。~~噩噩。3 全,满:~身。~然。4 天然的,淳朴的:~古。~朴。~厚。5 简直:“白头搔更短,~欲不胜簪。”6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