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冰的拼音、解释、组词

饮冰的简介:

yǐn/yìn bīng
1.形容十分惶恐焦灼。语本《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 2.谓受命从政,为国忧心。 3.谓清苦廉洁。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唐.成玄英.疏:「诸梁晨朝受诏,暮夕饮冰,足明怖惧忧愁,内心熏灼。」比喻内心忧惧如焚。唐.宋之问〈送姚侍御出使江东〉诗:「饮冰朝受命,衣锦昼还乡。」

饮冰》这个词并非一个成语或固定的短语,而是源自于清代学者梁启超的一篇著名文章《饮冰室文集》,其中“饮冰”是形容词组,用来表达作者内心的焦虑、困扰以及对时局的忧心忡忡。在文学作品中,“饮冰”也常被用于描述一个人虽然表面上平静如水(冰),但内心却充满了无法排解的烦恼或忧愁。

详细解释

  1. 含义:“饮冰”,字面意思是指喝冷水,借指内心极度不安,形容人在面对困境、矛盾或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时,内心的焦虑和困惑如同喝了冷水一般迅速渗透到心底。
  2. 情感色彩:这个词主要用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状态,强调的是一种内心的挣扎与不平。

造句

  1. 面对国家的落后与西方列强的强大对比,无数仁人志士饮冰难眠,为寻找救国之路而四处奔波。
  2. 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变革和政治改良深深的忧虑,称自己为“饮冰”之人。
  3. 他始终觉得自己的努力与国家的需要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在内心深处常常感到“饮冰”的痛苦。
  4.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里,许多革命者和学者都成了“饮冰”的人,他们在暗无天日的社会中探索光明之路。
  5. 对于一些知识分子而言,“饮冰”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写照,更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深刻反映。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到“饮冰”这个词不仅用来形容内心的情绪状态,还往往与历史背景、人物的精神追求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分词解释

yǐn

1 喝,又特指喝酒:~水思源。~酒。~泣(泪流满面,流到口里,形容悲哀到了极点)。~鸩止渴。2 指可喝的东西:冷~。~料。~食。3 含忍:~恨。~誉(享有盛名,受到称赞)。4 隐没(mò):~羽。

bīng

1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块。~凌。~箱。~窖。~雕。~封。~球。~镇。~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淇淋。2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糖。~晶石。3 使人感到寒冷:~手~脚。4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上。5 洁白明彻:~绡。~心。~清玉洁。~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