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话的拼音、解释、组词
面子话的简介:
miàn zǐ huà
1.表面的冠冕堂皇的敷衍话。
1.表面的冠冕堂皇的敷衍话。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顾及情面的话。如:「看见双方争执不下,他连忙出来说些面子话化解。」
《面子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在社交场合或人际关系处理中为了维护个人形象、群体荣誉而说的一些礼貌性、应酬性的言语。这种话语往往并不完全反映说话人的内心真实想法,而是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人际交往规则。
详细解释
- 目的性:面子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或避免尴尬的场面。
- 形式化:这类语言往往是约定俗成、程式化的表达方式。
- 礼节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卑有序观念和和谐社会的理念。
- 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情境,面子话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
造句示例
- 李明在宴会上对张经理说:“张先生,您的工作真是太棒了!我们公司有您这样的领导真是幸运!”——这种言语主要是出于礼貌和维护良好的工作关系。
- 在朋友聚会时,王丽对新认识的李小姐说:“李小姐真有气质,穿什么都好看。”——这句“面子话”既是一种赞美,也符合社交场合中的礼节。
- 老张退休后在饭局上面对年轻同事常说的话:“年轻人真是有活力!”——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一种认可,也是为了在年轻同事面前保持一个积极的形象。
- 在公司会议上,小王对部门主管说:“经理,您刚才的提议非常明智,我完全支持。”——这种话是为了表示赞同和支持,同时也维护了与上司的良好关系。
- 某人在朋友聚会后,对一同参加的朋友说:“真是个热闹的地方!”——这句话表面上表示的是对活动的认可和赞赏,实际上是希望留下一个积极的好印象。
这些例子说明,《面子话》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用作一种社交技巧。当然,在实际应用时也需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使用或过于虚伪的表达,以免造成误解或反感。
分词解释
面
miàn
1 头的前部,脸:脸~。颜~。~目。~~相觑。2 用脸对着,向着:~对。~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3 事物的外表:地~。~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额(票面的数额)。4 方位,部分:前~。反~。片~。全~。多~手。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鼓。6 会见,直接接头的:当~。~议。~晤。耳提~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平~。曲(qū)~。8 粮食磨成的粉:小米~。玉米~。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9 粉末:药~儿。10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条。11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这种瓜很~。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话
huà
1 说出来的能表达思想感情的声音,亦指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说~。会~。对~。情~。~题。2 说,谈论:~别。~旧。~柄(话把儿,别人谈笑的资料)。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