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稿的拼音、解释、组词

遗稿的简介:

yí/wèi gǎo
亦作“遗槀”、“遗稾”、“遗藁”。指前人遗留下的手稿,后专指未刊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遗著,前人生前尚未付印的文稿。《宋史.卷三一九.欧阳修传》:「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簏中,读而心慕焉。」

遗稿》的详细解释

遗稿(yí gǎo)是指作者去世后留下的尚未发表或未完成的手稿、作品集或者是私人笔记等文献资料。这些手稿通常是经过整理后的文稿,可能包括文章初稿、信件、日记、学术论著或是个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它们通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特点: 1. 未完成或未发表状态: 遗稿往往是作者生前未最终定稿的作品。 2. 文献价值高: 由于这些手稿多为私人写作,内容往往更加真实、直接地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作过程。 3. 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 对于学者来说,遗稿是研究作者思想演变以及探索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重要资源。

造句

  1. 他去世后,家人发现了许多珍贵的遗稿
  2. 这次展览中包括了许多著名作家的遗稿手迹,深受参观者喜爱。
  3. 这部未完成的小说将会出版,以完成作者的心愿。
  4. 这本日记记录了作者生命的最后岁月,极具研究价值。
  5. 经过数年的整理与编辑,《遗稿》终于得以面世。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遗稿”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并尽可能地涵盖了其主要特点和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1 丢失:~失。~落。2 漏掉:~忘。~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8 抛弃:~弃。
稿

gǎo

1 谷类植物的茎秆:~秆。~荐(稻草编的垫子)。2 文字、图画的草底,又喻事先考虑的计划:文~。~本。~件。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