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养的拼音、解释、组词

陶养的简介:

táo/yáo yǎng
1.陶冶培养。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陶冶培养。如:「文学、艺术,可以陶养性情,使人表现出高尚的品行。」《国子监志.卷五九.艺文三》:「身通六艺,尤必陶养性情,以为修齐治平之本。」

《陶养》一词,来自古代汉语,“陶”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陶冶、培养的意思;“养”则有教养、养育之义。整体来说,《陶养》是指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长期潜移默化地塑造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知识水平及行为习惯的过程。

详细解释

  • 涵义:这个词强调的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有目的、系统地进行精神层面的培养。它不仅包含了对个人知识技能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还涵盖了道德品质、价值观等方面的塑造。
  • 适用范围:《陶养》适用于描述任何主体被长期熏陶并逐步形成其性格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无论是人还是某种文化习惯。

造句

  1. 父母应该从孩子小时候开始进行正确的《陶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陶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它强调的是个人修养与社会风气的相互影响。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们的全面《陶养》,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4. 经过多年的《陶养》,他从一个稚嫩的孩子成长为了一位有担当的社会成员。
  5. 企业文化的《陶养》对于塑造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规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到《陶养》一词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及重要性。

分词解释

táo

1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俑。~粒。~瓷。~管。~器。2 制造陶器:~冶。~铸。3 喻教育、培养:~化。~育。~染。熏~。4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然。~醉。~~。5 古同“淘”,洗。6 姓。

yǎng

1 抚育,供给生活品:~育。赡~。抚~。~家。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花。~殖。3 生育,生小孩儿。4 抚养的(非亲生的):~子。~父。~母。5 教育,训练:培~。教~。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病。~心。~性。休~。营~。~精蓄锐。7 保护修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