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拼音、解释、组词

辛亥革命的简介:

xīn hài gé mìng
1911年(旧历辛亥年)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94年,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后又成立中国同盟会,多次发动反清武装起义。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掀起保路运动。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先后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解体。独立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孙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组成了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清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清宣统三年(西元1911),岁次辛亥,十月十日同盟会在武昌所发动的革命,各省纷纷响应,终于推翻满清政府,结束君主专制时代,创建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结束了清朝统治,终结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还促进了民族觉醒和社会进步。

详细解释:

  1. 时间: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
  2. 起因: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军阀混战、列强入侵及社会矛盾激化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3. 领导组织:革命党人孙中山为该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中国同盟会为革命的核心力量。
  4. 结果: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清帝退位。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共和政体。

5个造句:

  1. “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
  2. “孙中山先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袖之一。”
  3. “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学校举办了一系列历史讲座和展览活动。”
  4. “通过学习辛亥革命的历史,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5. “在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的今天,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这些句子有助于理解“辛亥革命”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分词解释

xīn

1 辣:~辣。五~。2 劳苦,艰难:~苦。~劳。3 悲伤:~酸。4 天干的第八位,用于作顺序第八的代称:~亥革命。5 姓。

hài

1 地支的末一位,属猪。2 用于计时:~时(晚九点至十一点)。

1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履(皮鞋)。~囊。2 改变:~新。~命(➊原意是改变命运;➋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➌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变~。3 取消,除掉:~除。~职。~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5 姓。

mìng

1 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救~。逃~。拼~。~脉。性~。相依为~。2 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相(xiàng )。~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3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遵~。~令。使~。4 给予(名称等):~名。~题。~意。5 指派,使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