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的拼音、解释、组词
圣旨的简介:
shèng zhǐ
1.帝王的意旨和命令。 2.今多用于比喻不能违反的意见或话语﹐有讽刺意。 3.元代特指从蒙语译为汉语﹐多用白话的皇帝训敕。 4.圣人的意旨。有时专用于孔子。 5.佛教徒称佛谕。
1.帝王的意旨和命令。 2.今多用于比喻不能违反的意见或话语﹐有讽刺意。 3.元代特指从蒙语译为汉语﹐多用白话的皇帝训敕。 4.圣人的意旨。有时专用于孔子。 5.佛教徒称佛谕。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时称天子的诏命。后亦用以形容令人不敢违逆的话。【例】他把父亲的话当做圣旨,不敢违背。
1. 古时对天子诏命的专称。唐.杜甫〈江陵望幸〉诗:「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平少保得了圣旨,星飞出京,到了松藩驻劄。」
《圣旨》是中国古代皇帝发布的官方命令和指示的一种形式,通常指由皇帝亲自书写或授权他人代书的重要文件。它代表了皇权至高无上的意志与权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极高的法律效力和严肃性。圣旨一般会通过一系列庄重的仪式传递给受令者,并且其文辞往往极其华丽、措词严谨,体现出皇帝的威严。
详细解释: - 形式: 圣旨通常是写在特制的黄纸上(象征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用朱砂笔书写。 - 内容: 内容可以涉及加封官职、颁布法令、赦免罪行等,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 传递方式: 通常由太监或专门负责传达圣旨的官员亲自送到受令者手中,并且在场见证其拆阅和执行。
造句示例: 1. 为了彰显皇帝对边疆事务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他亲自撰写了一道《圣旨》,派遣心腹大臣前往前线。 2. 在古代宫廷中,能够接到一封真龙天子的《圣旨》是极为荣耀的事,也是莫大的责任。 3. 当时正值国难当头之际,《圣旨》便成为皇帝安抚民心、稳定军心的重要工具。 4. 为了维护朝廷威严与皇权尊严,《圣旨》的书写及传递都有一套严格的礼仪制度。 5. 在某些历史事件中,一些重要的《圣旨》成为了研究当时政治状况和历史文化的关键资料。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