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以的简介:
bù yǐ
1.不为,不因。 2.不用;不靠。 3.无论;不管。
1.不为,不因。 2.不用;不靠。 3.无论;不管。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不因、不因为。汉.班固〈东京赋〉:「因时而建德者,不以远近易则。」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 不用。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为下者必以私路期荣。」晋.陆机〈演连珠〉五○首之八:「应事以精不以形,造物以神不以器。」
3. 不论、不管。《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维摩诘经讲经文》:「若夜起得悉平等,不以玉石金土,一等燋然,拣甚大地山河,一时倾灭。」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不以》这一词汇并非一个完整的成语或短语,但从其结构来看,“不以”常常用于表示某种行为、态度或标准并不依据某种特定的因素或标准。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不以”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解释
- 不依附于:指某事物不依赖于某些外部因素而存在,强调独立性。
- 不根据……:用于指出一种行为、决策或评价时不依据某个具体的标准或者理由。
造句
- 他做决定从来不以别人的看法为转移,总是坚持自己的判断。
-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不以名利为重,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探索。
-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应该被恐惧或失望的情绪所左右,而要不以这些负面情绪为依据继续前进。
- 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能够不以个人的情感来判断事情的对错,而更多地考虑整个团队的利益。
-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不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更重要的是关注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
以上句子中,“不以”用来表达行为或态度不受某种因素影响的意思。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不以”。
分词解释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以
yǐ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