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俗的拼音、解释、组词
薄俗的简介:
bó sú
1.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1.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轻贱传统善良风俗。《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背恩忘义,伤心薄俗。」
2. 不淳厚的风气、习俗。《晋书.卷八二.列传.虞预》:「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转相放效,流而不反,虽有常防,莫肯遵修。」
《薄俗》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具有一定的使用频率,它指的是社会风气淡薄、风俗浅薄的情形。这里的“薄”有轻视、不重视之意,“俗”则是指一般人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通常用以形容世风日下,人们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下降的现象。
详细解释
- 薄(báo):这里是指事物稀疏或程度浅的意思,在此引申为对某些价值观念或传统礼教的轻视与不重视。
- 俗(sú):指一般人的风俗习惯、社会风气,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
综合来看,《薄俗》特指由于社会上的人们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和文化素养有所轻视或是忽视,而导致的社会风尚变浅的变化趋势。它多用来形容社会风气衰败,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传统美德逐渐被抛弃等现象。
造句
- 在那个年代,虽然社会变革快速,但依然保留着不少传统的习俗,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已经渐渐成为薄俗了。
- 现在有些人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甚至有所轻视,这样的“薄俗”风气值得警惕和反思。
- 古代文人常常感叹‘世风日下’,认为社会上的‘薄俗’现象是对先辈智慧的忽视。
- 为了扭转这种‘薄俗’的趋势,我们需要从教育入手,培养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
-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人开始追求奢华享受而忽视了传统美德的建设,这也反映出一种社会上的‘薄俗’现象。
这些句子试图展示《薄俗》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及其所表达的意义与情感色彩。
分词解释
俗
sú
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