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不暇的拼音、解释、组词

自救不暇的简介:

zì jiù bù xiá
解救自己都来不及。指无力再帮助他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自顾不暇」。见「自顾不暇」条。

2. 此处所列为「自顾不暇」之典源,提供参考。 ※《晋书.卷一○二.刘聪载记》赵固郭默攻其河东,至于绛邑,右司隶部人盗牧马负妻子奔之者三万余骑。骑兵将军刘勋追讨之,杀万余人,固、默引归。刘颉遮邀击之,为固所败。使粲及刘雅等伐赵固,次于小平津,固扬言曰:「要当生缚刘粲以赎天子。」聪闻而恶之。李矩使郭默、郭诵救赵固,屯于洛汭,遣耿稚、张皮潜济,袭粲。贝丘王翼光自厘城觇之,以告粲。粲曰:「征北南渡,赵固望声逃窜,彼方忧自固,何暇来邪!且闻上身在此,自当不敢北视,况敢济1>乎!不须惊动将士也。」是夜,稚等袭败粲军,粲奔据阳乡,稚馆谷粲垒。雅闻而驰还,栅于垒外,与稚相持。聪闻粲败,使太尉范隆率骑赴之,稚等惧,率众五千,突围趋北山而南。刘勋追之,战于河阳,稚师大败,死者三千五百人,投河死者千余人。 〔注解〕 (1) 济:过河、渡河。

3. 此处所列为「自顾不暇」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刘聪是东晋十六国时匈奴汉国开创者刘渊的第四子,刘渊死后自立为帝。隔年攻陷洛阳,掳晋怀帝司马炽,继而杀之。后又攻陷长安,掳晋湣帝司马邺。当时晋朝大将军赵固攻河东,扬言要活捉刘聪的儿子刘粲,以赎回晋湣帝。晋军企图偷渡洛水和汭水,袭击刘粲的部队,刘粲的部下王翼光发现后,马上报告刘粲。但刘粲太过轻敌,认为赵固连坚守都忙不过来,哪里还能渡河偷袭?没想到当夜,晋军就渡河袭败了刘粲的军队。后来「自顾不暇」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自身难保,没有余力再管别的事情。

1. 自身难保,没有余力帮助他人。宋.杨亿〈议灵州事宜状〉:「百雉危城,千里悬隔,自救不暇,岂及于它?」也作「自顾不暇」。

词语解释

自救不暇”是一个成语,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原文是“其救焚之吏,何暇及远”。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自己还在忙于自保或自救,没有时间去救助别人。表达的是在紧急情况下,人们首先需要关注自己的安全,无法兼顾他人的需求。

造句

  1. 在地震发生时,很多市民都在忙着寻找安全的出口,根本没有余力帮助他人。
  2. 火灾中,消防员正忙于自救,所以没有力量立即进入火场救人。
  3. 地震刚过,救援队首先需要确保队员的安全,才能着手营救更多人。
  4. 当洪水来袭时,人们往往顾不上他人的安危,先忙着寻找安全的地方避难。
  5. 在这次森林大火中,志愿者们都在忙于自救和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没有其他时间帮助附近的居民。

这些例子生动地展示了“自救不暇”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2 从,由:~从。~古以来。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jiù

1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济。~命。~护。~国。~难(nàn )。~灾。~药。~正(补救匡正)。~死扶伤。~困扶危。2 终止:濯以~热。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xiá

空闲,没有事的时候:得~。闲~。无~。应接不~。目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