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使的拼音、解释、组词
若使的简介:
ruò shǐ
1.假使,假如,如果。
1.假使,假如,如果。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倘使、假使。【例】张先生帮小儿补习,若使小儿能考上大学,必定重重酬谢。
1. 倘使、假使。《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今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伤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词语《若使》属于古汉语中常用的一种假设语气词,用于引导一种假设性的条件或情况。在现代中文中较为少见,但在古代文言文中常见于各种文学、历史著作中,其基本含义是“如果”、“假如”,用以表示假设的情景或者假设的行为。
详细解释
- 语法功能:《若使》作为连词,在句子中用来引出一个虚拟的条件或假设情境。
- 语气表达:它的使用带有一种婉转、含蓄的语气,常用于文雅或正式的文体中。
造句示例
- 若使当年诸葛亮不病逝,蜀汉可能不会如此败亡。
- 若使你坚持自己的梦想,或许能够实现更大的成就。
- 若使这次能成功,那将是我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
- 若使古代没有战争,世界可能会更加和平。
- 若使每个人都多一点爱心,社会将会变得更好。
这些句子展示了《若使》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方式。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到它常用于表达对某一假设情况的讨论或想象,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推测或情感反应。
分词解释
若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