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治的拼音、解释、组词
至治的简介:
zhì zhì
1.指安定昌盛﹑教化大行的政治局面或时世。 2.最好的治理。
1.指安定昌盛﹑教化大行的政治局面或时世。 2.最好的治理。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至善至美的政治。《吕氏春秋.审分览.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盖闻上古至治,画衣冠,异章服,而民不犯。」
2. 元朝英宗的年号(西元1321~1323)。
《至治》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用来形容达到最佳治理的状态,即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这个词汇反映了古代儒家对理想统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类似于现代语境中的“善治”或“良政”。它包含了治理者应当遵循的原则和目标:公平、公正、廉洁、仁爱等。
详细解释:
- 至:达到极点或最高境界的意思。
- 治:治理、管理之意。在古代,常指君主或执政者的治国理政行为。
- 整体来看,“至治”是指国家的统治达到了最理想的状态,也就是“大治”的最高阶段。
造句:
- 在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其明智和仁德著称,被誉为达到了“至治之世”。
- 如果说古代中国有那么一个时期可以被称为“至治”,那一定是唐朝的贞观之治了。
- 假设我们能够构建出一种完美的治理体系,那便是真正的“至治”社会。
- 他一直以实现“至治”为目标,致力于改善政府的各项政策和服务。
- 这次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至治”,使国家更加稳定和繁荣。
这些句子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至治”的概念,包括历史事件、理想愿景以及现实追求。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