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庄子的简介:

zhuāng zǐ
(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属河南)人。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是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人将老子与他合称为“老庄”。认识到事物都在变动中,但忽视了事物性质的稳定和差别,成为相对主义。他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对后世影响很大。文章想像丰富,富有表现力。著作有《庄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名。对庄周的尊称。参见「庄周」条。

2. 书名。战国时庄周撰。《汉志》著录五十二篇,今传者为晋郭象本,仅三十三篇,唐时改称《南华经》。古注有晋司马彪、向秀、郭象等,又有唐朝成玄英疏、清朝王先谦集解、郭庆藩集释。其书大要与《老子》相近,文辞汪洋恣肆,旨趣深奥。

3. 农村的大宅。如:「这座庄子的主人是谁?」

4. 村庄、聚落。如:「我们是在同一个庄子里长大的。」

《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庄周及其门徒的作品集,全书由若干篇论文构成,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道家哲学的基本观念和精神追求。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详细解释

  • 作者与时代背景: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人,是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一书集他的学说和他的门徒们的著作于一体,体现了他那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界的深刻见解。
  • 内容与风格:《庄子》在形式上以寓言、故事为主,语言生动形象,富含哲理;在内容上则探讨了自然、生命、宇宙等多方面的主题。它倡导“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以及顺应自然的思想,主张超脱世俗名利的束缚。
  • 核心思想:《庄子》的核心思想主要围绕着道家哲学的两个重要概念——“道”和“德”。其中,“道”是指宇宙万物的根本原则或法则;“德”则是指按照这种原则去行事的态度。它强调个人应该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造句

  1. 他读《庄子》时总是能从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学会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一片宁静的内心天地。
  2. 像庄子所言‘大块载我以形’一样,我们应当顺应自然规律来生活。
  3. 面对人生中的不如意,他用《庄子》里的智慧让自己保持乐观,享受每一个当下。
  4. 这部书让我领悟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意境,仿佛整个人都被融入到了大自然之中。
  5. 庄子笔下的寓言故事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在平淡中寻找乐趣,在简单里追求真理。

以上是对《庄子》的简要介绍和几个相关的造句示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zhuāng,péng

1 村落,田舍:村~。~户。~稼。2 封建社会君主、贵族等所占有的成片土地:皇~。~主。~客。3 商店的一种名称:茶~。饭~。钱~。4 某些种类的赌博,局中人轮流为主:~家。坐~。5 四通八达的道路:康~大道。6 严肃,端重:~严。~重(zhòng )。端~。7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