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平的拼音、解释、组词

库平的简介:

kù píng
1.旧中国部库征收租税﹑出纳银两所用的衡量标准。清康熙时制定。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规定库平为权衡的标准,库平一两等于37.301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时的衡制标准。每库平一两大约等于关平九钱八分七厘二毫,合于标准制三七点三○一公分,合于市用制一点一九三六市两。

"库平"一词在汉语中并非一个常见或广泛使用的词汇,因此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差异。根据我的资料库,在古代中国货币制度中,“库平”有时用来指一种度量衡标准,特别是与金银等贵金属的重量计量有关的一种单位。这种度量衡标准主要用于官府仓库(即“库”)储存和管理的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的精确计量。

库平的解释

  1.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的货币制度中,“库平”是指在官方或宫廷中用于称量金银等贵金属时所采用的一种标准重量单位。这种标准旨在确保交易公平,防止私下的不正当操作。
  2. 具体应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库平”的定义有所不同。例如,在清代,一度使用过“千分之一两”作为库平单位,用于衡量黄金的纯度和重量。

造句

  1. 历史学家研究古籍时发现,当时的贵金属交易往往以“库平”为标准进行计量。
  2. 在博物馆展出的一批古代钱币中,工作人员特别指出这批钱币是按照当时官方所定的“库平”标准铸造的。
  3. 这件稀世珍宝据传重量接近500库平,吸引了众多收藏家的目光。
  4. 为了确保公平交易,商人们在进行大额贵金属交易时通常会请第三方参照官府认可的“库平”标准进行称量和鉴定。
  5.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库平”这种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已经不再被广泛使用。

以上是根据“库平”一词可能存在的含义及其应用给出的理解与造句,仅供参考。在实际使用中,请以具体语境为准或查阅相关资料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分词解释

1 贮存东西的房屋或地方:仓~。国~。~存。2 姓。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