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的拼音、解释、组词

山豆根的简介:

shān dòu gēn
1.常绿灌木。叶互生,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小叶卵圆形。花白色蝶形。荚果紫黑色。根可入药,有解热消炎的作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山豆根》。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植物名。豆科山豆根属,常绿灌木。茎高三十至七十公分,柔弱易倾。羽状复叶,由三至五枚小叶而成。夏开白色蝶形花,为总状花序。荚果核果状,光滑,熟时紫黑色。根入药,为解毒良剂。

山豆根》是中医中的一种草药名,其正式名称为“射干”,别名还包括“铁扇子”、“白杨树根”。它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百合科麦冬属植物。在传统中药学中,山豆根性味苦、寒,归肺经和胃经。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常用于治疗咽喉疼痛、扁桃体炎等病症。

详细解释

  • 功效山豆根的主要作用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它含有多种生物碱成分,这些成分对咽喉部位的炎症有显著缓解效果。
  • 用法与用量:通常用于煎汤或入丸散剂使用,成人每次0.3至0.6克,儿童用量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具体用量应遵循医嘱。
  • 注意事项
  • 孕妇慎用山豆根
  • 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造句

  1. 咽喉痛得难以忍受,医生开了几剂山豆根煎汤给我喝。
  2. 中医诊所里常用一些草药治疗感冒引起的咽喉疼痛,比如射干和山豆根就是其中常见的药材之一。
  3. 王阿姨嗓子肿痛难忍,按照医嘱每天服用三克的山豆根泡水喝,果然在一周内症状有了明显的好转。
  4. 山豆根虽然有效,但因其寒性较强,不适合体内有虚寒体质的人群使用。
  5. 李医生建议患者多喝一些含山豆根成分的茶饮来缓解扁桃体发炎带来的不适。

分词解释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dòu

1 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树”、“黄豆”、“绿豆”、“红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科。~子。~荚(豆角儿)。~浆。~绿。煮~燃萁。目光如~。2 形状像豆粒的东西:土~儿。3 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俎~。4 姓。

gēn

1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植。~茎。~瘤。~毛。~雕。须~。块~。扎~。叶落归~。2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底。~基。墙~儿。3 事物的本源:~源。~由。~本。知~知底。4 彻底:~除。~究。~治。5 依据,作为根本:~椐。6 量词,指长条的东西:两~筷子。7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平方根”,开立方所得的值为“立方根”。8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9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氨~。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