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的拼音、解释、组词
平阳的简介:
píng yáng
1.犹平坦。 2.指平阳侯。汉曹参封号。秦以酷政失天下,曹参为齐王相国,师盖公治要事清净,称贤相。后继萧何为汉相,一切按何成规办事,不作任何更改。常日夜饮酒,人或来规劝,至则醉以酒,使无言。闻邻近吏舍饮酒喧哗,不予制止,反唱酒相应和。后用以为典。 3.指平阳侯。汉曹寿封号。寿娶武帝姊阳信长公主。时汉武夜间改装出行,常冒称平阳侯;宠幸侯家歌女卫子夫,后立为皇后。 4.指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女,柴绍妻。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绍从李渊在太原举兵反隋,她回家散财招兵得七万人,
1.犹平坦。 2.指平阳侯。汉曹参封号。秦以酷政失天下,曹参为齐王相国,师盖公治要事清净,称贤相。后继萧何为汉相,一切按何成规办事,不作任何更改。常日夜饮酒,人或来规劝,至则醉以酒,使无言。闻邻近吏舍饮酒喧哗,不予制止,反唱酒相应和。后用以为典。 3.指平阳侯。汉曹寿封号。寿娶武帝姊阳信长公主。时汉武夜间改装出行,常冒称平阳侯;宠幸侯家歌女卫子夫,后立为皇后。 4.指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女,柴绍妻。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绍从李渊在太原举兵反隋,她回家散财招兵得七万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平坦的地方。《西游记》第二二回:「话说唐僧师徒三众,脱难前来,不一日,行过了黄风岭,进西却是一脉平阳之地。」
2. 地名。在现今山西省临汾县。为尧的都城,汉朝曾经置县于此。《文选.马融.长笛赋并序》:「独卧郿平阳邬中,有雒客舍逆旅。」《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相国平阳懿侯沛曹参。」
《平阳》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常指代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特别是在东汉时期。它位于现在的山西晋城市,是东汉末年著名女将军、政治家、军事家——刘秀的故乡。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东汉初年,平阳地区是刘秀起兵的地方。
- 地理位置:大致涵盖了今天山西省晋城地区的部分区域。
- 文化意义:与刘秀的历史传说和故事紧密相连,也是研究古代中国历史文化不可忽视的一个地名。
造句
- 刘秀的故乡平阳,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平阳不仅见证了东汉初年的辉煌,也承载了无数英雄儿女的故事。
- 在古籍文献中,关于刘秀和他母亲邓氏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平阳这片土地上。
- 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历史研究领域,提及平阳都会让人联想到那位传奇女将军——刘秀的母亲。
- 平阳作为东汉初期的重要据点之一,在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平阳》一词的历史文化背景,也突显了它在讲述古代中国故事时的独特价值。
分词解释
平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阳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